2025年10月23日下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钟海副教授和刘伟副教授在物理学院三楼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自支撑氧化铪基铁电薄膜研究进展”和“金属材料冲击脆性机制和辐照硬化效应的模拟研究”的访学成果报告,我校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钟海副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铁电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然后讲解了传统铁电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氧化铪基铁电材料的独特优势,并进而介绍了其研究团队近五年来在自支撑氧化铪基铁电薄膜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自支撑氧化物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自支撑外延薄膜的原子级结构表征,电子束辐照诱导的极性正交相-反极性正交相、正交相-四方相和正交[010]-正交[001]等结构相变,铁弹保护的可逆正交相-单斜相结构相变以及对ZrO2中90°极化切换的原位原子级观察。另外,也简要介绍了在氧化铪基铁电薄膜中发现的一维拓扑极性结构。通过与到场师生的深入交流,使大家深度了解了铁电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态势。

刘伟副教授首先介绍了体心立方铁基低浓度铁锰合金的冲击脆性研究,基于模拟结果,提出室温下实验观察到的铁锰合金中锰磁矩的翻转是基于温度激发效应而非压力效应。此外还提出了晶粒内两种磁耦合相区域之间发生应力集中以及在I型裂纹尖端处存在铁磁耦合相引发的拉伸应力场这两种可能机制,导致低浓度铁锰合金存在冲击脆性并发生穿晶断裂现象。此外,报告还交流了原子尺度弥散的点缺陷和嬗变元素对钨的辐照硬化效应的模拟研究。详细介绍了先进的辐照损伤的跨尺度集成模拟方法,特别是多场辐照环境中结构材料的肿胀、蠕变行为的跨尺度模拟方法等。
通过两个小时的报告和交流,使我校师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辐照效应的模拟研究现状和进展,促进了我校与访学合作单位的交流。本次报告由我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对外学术交流,并提高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和科学素养。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撰稿:刘伟、钟海 审核:马晓光)